2016年华城报第9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6年华城报第9期 有关学和做,《华城集团至诚恒业纲要》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这表明了我们华城的观点,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产品的地方,更是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学校。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可以边学边做的平台,华城为我们员工打开了一个通过学和做可以得到成长和收获的广阔空间。如何学和做,那需要我们员工的态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中指出:“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全体党员,也对我们企业员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让我们明确了学和做之间的辩证关系,摒弃了有学无做、有做无学、重学轻做、重做轻学等一些偏见。
基础在学。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不学则无术。我们的学习不能止步在学校里,在企业里也要学习,学什么?学专业技术,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能让我们有一技在手,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动力。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往期《华城报》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员工在文章中自述,在进华城之前,对于服装制作是什么也不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熟练起来,最后对工作驾轻就熟,甚至成为操作高手、技术能手。有句老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同样的,学会了一门技术,学会了服装制作工序,那么即使有一天你离开华城,依然有可以谋得同行业工作的条件,依然可以发挥学到的技术和本领,甚至越学越深,越做越好,成为有大好前途的人。放眼看去,我们车间的管理人员,都是从普通的车间员工提拔上来的,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新居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做管理。
也有很多人在《华城报》上说:因为自己本身会操作,所以喜欢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守旧不前,这样的话就容易产生失误,引起返工,最终让小组产、质量受到影响。后来在沉下心来检讨学习后,才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成长。所以在企业里的学习,并不只是指手头上的专业需要学习,更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先进理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我们通过学习华城优秀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弟子规》的宣教,还是企业文化手册的推广,或者是企业广播、各种活动中的理念灌输,都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很多员工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得到了改进,改变了以往的无知和偏见。古人就告诉我们“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就是人如果不学习,犹如面对墙站着,脑子空白,遇事无主见。常言也说: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不但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且是不断坚持的事。只有学习,才有进步,才有实力为自己取得更好成就。正如我们《华城集团至诚恒业纲要》里所说:人的落脚点是为了工作和生活,而学习的落脚点是为了轻松的工作与愉快的生活。*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是理论,做是实践。没有实践,即使听师傅讲了许多遍,做了许多次,终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是否有驾驭这个工作的能力。必须要亲自动手,才能知道究竟学到多少,才能用行动来验证所学的知识。肥地遇到懒汉,不撒播种子和汗水的田地再肥沃也收不起庄稼。学得再多,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行动在哪里?行动在我们的工作中。工作给我们带来生活所必须的经济保障。我们应该要珍惜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找任何借口,主动自发地做好工作,乐于付出,主动积极,不断努力,相信一定有收获。*学是积累,做是释放,把学到的知识通过行动释放出来,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来自安徽的华城制衣员工李飞日前获得平湖市新居民缝纫技能竞赛二等奖,华城制衣技术科潘卫东荣获今年的“平湖市杰出职工”称号,如果说没有学习的跟进,没有行动的提升,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荣誉?李飞,从普通员工提升为全能工,再提升为跟单,一直在靠行动说话。潘卫东,默默无闻地在技术科工作十几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成为了技术科的栋梁之材。他所编写的充绒量计量软件,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充绒正确率,提升了工作效率,他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效益。事实证明,只要有学有做,边学边做,再平凡的岗位、再普通的员工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就和荣誉。
只学不做是空谈,只做不学是蛮干。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目的。学要学得深入,做要做得扎实。学能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做的过程也能让我们学到更多原本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只有学做结合,相互作用,有机统一, 才能让我们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