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年轮里,腊月二十三这天对我们华夏儿女也是不同寻常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我们传统节日——小年。
在我国北方,把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扫尘节称为小年。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送灶神上天。为了灶神去天庭的路上更快些,老一辈的人就会扎一匹快马,且奉上糖果等好吃的,让他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多为这家人说好话,也就是“上天言好事”。同样从这一天开始每家每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剪窗花、扫屋子、准备过年的物件,家家户户打扫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窗明几净。祈福新的一年新气象,新面貌。
在流年往复的腊月二十三,客居异乡的游子们心中充满归心似箭的情怀,站在异乡的车站满眼星光,思念着家中的亲人。一家人围桌吃着饺子,洋溢满脸的笑颜,放一记响亮的炮仗,上一炷香、磕三个响亮的头,想着不由嘴角上扬。
记忆中小年是除夕、新年的开始,饺子是每一个节日必备项目。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点,在我们这里,一般子女的婚事都放在腊月里。因为收秋了,到冬季了,进入腊月就代表着新年的到来,辞旧迎新、迎春贺喜、贺春纳福都是迎的一个好兆头。
我国有很多的节日,每一个节日伴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深化,我们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不会忘记和怠慢每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我们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