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是懦弱,忍不是胆怯,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来源于我们不能体谅他人,过分在意自己的主张,互不理解,互不相让,相互伤害彼此的心灵。
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们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们也不愿承受,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平等的道理。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你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我们华城有着四千多位员工,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族别不同、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误会。工作中,当别人对你不满说了几句你不中听的话,你觉得伤害到自己时,心中就给自己上了锁,不愿打开心扉,更不愿意主动化解恩怨,心里一直处在不舒畅的状态,这恰恰是不懂得处事之道的体现。
记得我们华城《精神文明之歌》里第二点讲到:“对员工和睦记心间,遇事要忍耐,忍让天地宽,切勿瞎胡闹,恶言伤情感,处理要和顺,遇事商量办,互敬又互爱,困难同承担。”这已经明确了要我们做一个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的好员工。其实我觉得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是一种大智慧。古代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能忍,卧薪尝胆三千兵甲可吞吴。战国时期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终成为刘邦的一员大将。忍是将刀架在心上的考验,让是为人处事的润滑剂,能忍能让是交际应酬的秘诀,是修身养性的陶冶。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贵在宽容,忍让豁达,不与人争强,时刻做到反观内省,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财富。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别人的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何必为一时之气不能释怀而影响自己的快乐心情。能容心里才能装下满满的幸福,能忍能让才能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
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思想通透了,内心就会通泰,行事就会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