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干中求严 严中求细 细中求精 精中求效
发布时间:2021-05-24 被阅读:1354 “干中求严,严中求细,细中求精,精中求效”这十六字是我们华城的质量方针。众所周知,我们华城三十一年来,一直以质量取胜,靠信誉发展。质量是我们企业生存的奠基石,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我们企业文化中也说到:质量就是信用,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华城质量方针,领悟这十六字方针内涵,并运用到工作中去,把产品质量做好。相信我们只要遵循质量方针的指导,工作中认真踏实执行,我们的生产必定会优质高效。
干中求严:突出严字,只有在意识上提高,才能对品质重视。做任何工作,对品质要严要求、高标准。重视品质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任的体现,更是对自己负责。
质量管理必须严字当头。经过疫情之年,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企业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或者超越客户和消费者的要求,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保障我们企业稳步向前。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严格质量管理。严格到什么程度?一根线头、一点油污都不行。怎么严?自我管理和他人监督。要做到这两点,那么所有的员工都要从意识上提高。只有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全面素质。*员工对质量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没有统一规范,提升质量意识,而是听之任之,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必定也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要强化员工质量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对手中的工作不仅仅满足于做完,还要做好。自我管理不到位的员工,就需要他人监督。这个他人并不仅仅指质量管理人员,还有流水工序的上下道员工,以及每个看到产品质量问题的员工。质量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员工不只是生产者,更会主动成为监督者。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同事友好沟通,对领导奉命惟谨。因为我们都明白:只有全员严要求,高标准,产品质量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
严中求细: 细是一个操作过程,意识提高了,在操作行为上要细,就是对品质控制要精细化,细而再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要在每一道质量操作的过程都要实行精细化。
产品质量要求从严开始,还要从细落实。我们常说的: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工作中的细节是不能忽视的,我们每一个员工、每一道简单的工序都很重要。在这个社会分工精细、事事都更加精细化的时代,一件小事上的细微差别,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大不相同的结果。相信大家这几天都听到了这样一个悲剧事件:前几天,在台湾花莲清水隧道上方工地开吊货车工作的驾驶员李某,因停车时疏忽了一个细节,未拉手刹,造成吊货车顺着坡道下滑,滑到铁道旁,和疾驰而来的“太鲁阁”号列车相撞,造成5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一个小疏忽,酿成大事故。如果我们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也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可能是返修,可能是赔偿,还可能失去优质好客户。就像每一条跑道上都挤满了参赛选手一样,每一个行业都挤满了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把顾客推到竞争对手的怀抱。可见,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围绕质量方针,我们华城建立起了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每个岗位都有工作指导书,每道工序都有工艺标准,每条流水线都有专业辅导人员来辅导跟踪,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细节都能按标准来操作,按要求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每一道工序上追求产品的质量,以小见大。每件产品只有从方方面面的细节去达到严要求,高标准,才能让成品展示出高品质、高品味。也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才能生产出零缺陷的产品。零缺陷的产品更能弘扬我们企业的优质口碑,更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客户的信任,成为我们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细中求精: 这是一个提升过程,细是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单纯的细只是控制不出差错,而精是要把产品当作精品一样去生产,质量无止境,把产品质量提升到精品层次,做到精益求精。
我们张董曾经说过:只要我们华城接下来的单子,就要做出我们华城的质量水平,不能以价格低、客户要求低等各种理由来放宽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每一件产品当做精品去做,在我们华城出去的产品,质量上要绝对响当当。工作中,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一定要把每个工序都做到位,每个细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只我们的新员工要不断学习,老员工也要不断进步,不能认为以前能通过、以前这样做,以前的要求适合以前的行情,现在的产品要符合现在的要求。就像我们对自己的孩子,60分能及格的考卷,大家都希望孩子分数越高越好,最好满分。成绩好,以后才能挑好学校,才能找好工作。同样,只有让人一见倾心的精品,才能吸引并留住优质客户。虽然出于行业特色,我们的服装产品有一个客户允许的误差范围,但是作为对成品质量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把产品打造成优于行业标准,超越客户需求,我们要坚持更高、更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零缺陷产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层次,才能提升我们企业的形象及客户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度。
精中求效: 这是一个转化过程,效是生产效益,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追求数量,有数量才有生产效益,生产效益就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没有品质,效益无从谈起,如果光有品质没有效益,就达不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目的。
要求严、做工细、品质精,这样的产品必定会赢得市场认可。但是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世上没有永动机,不输入能量,任何先进设备都不可能无限止运作。没有效益,企业就如没有油的车,没有电的灯,不可能前途无量,只会前途无“亮”。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从存在到消失都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我们张董一直认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目的,为了员工利益,为了客户利益,为了承担社会责任。没有效益,企业都会被市场大浪冲走,还哪里来的担责能力?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资金投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经济支撑,员工的收入待遇需要经济效益维系,所以归根到底,一切围绕着品质的努力,最终都需要一个量化的结果,需要在生产效益上体现出来。质和量的完美结合,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回报员工,造福社会。
品质代表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筋骨,要想在经济发展的激流中站稳脚跟并勇往直前,必须要完善自己,不断强身健体。“干中求严、严中求细、细中求精、精中求效”,十六字质量方针 则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工作的要求,这是强健企业筋骨的方式,也必须成为每个华城员工扎根心底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行为准则,这样我们才能用好品质吸引好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力,为我们巩固当下的幸福,共创明天的美好。